
Windows 系統每隔一段時間 C 槽就會產生不少垃圾檔,因為久久才清一次,每次也就耐著性子做一次手工。近年來習慣把冗長繁複的作業程式化,現在對於每一兩年要長時間清一次 C 槽會覺得不耐煩,決定來徹底處理這個大工程。
對於系統產生的暫存垃圾檔,使用程式化是可行的。但許多定期產生的肥大檔案,並非由 Windows 製造出來,而是出自 Chrome、Line 等程式。對於這些檔案,徹底解決的方法是搬到其他槽。
但並非所有 C 槽檔案都能搬到其他槽,本篇會說明操作重點,同時提供自動化清理 C 槽的技巧。
(圖片出處:
unsplash.com)
一、C 槽瘦身基本動作
清除 C 槽空間的基本觀念與操作方法,網路上已經有大量的文章,那麼在進入主題「一勞永逸的處理方式」之前,可參考這類的文章先對 C 槽進行基本的瘦身,例如這篇「
C槽空間不足?7步驟完整教學」,主要須作到這些:
- 移除不必要軟體、遊戲
- 調整系統檔案設定,例如關閉休眠(可移除hiberfil.sys)、調整還原點的使用量
- 某些資料檔案移到其他槽
- 程式改安裝到其他槽
基本上這些就要花不少時間了,不過只要做一次就好,將來則是保持良好習慣,檔案及軟體都不要放在系統槽(C槽)。
二、系統定期清理功能(儲存空間感知器)
自動化的第一步,是使用 Win10 內建的「儲存空間感知器」,他可以定時自動清理一部份的垃圾檔案,操作步驟如下:
- 開始 → 設定 → 系統 → 儲存體 → 點擊「設定或立即執行儲存空間感知器」

如上圖:
- 選擇「開啟」此功能
- 可設定「每日」執行
- 勾選刪除暫存檔案
- 資源回收桶我習慣保留至少30天以上,以防誤刪檔案,請依需求自行調整
- 「下載」資料夾的天數也請自訂
完成設定後,在「儲存體」的畫面往下捲,也能選擇移除不必要的程式、其他大型檔案、暫存檔等等。
三、自動清理 C 槽排程
自動化的第二步,是建立一個批次檔,定期執行自動刪除各種暫存檔,我們可利用系統提供的公用程式「磁碟清理」(
cleanmgr.exe),詳細說明可參考「
Windows 10 運行磁碟清理」。
1. 磁碟清理選項設定
首先設定磁碟清理的選項,這只需要執行一次就好,將來都會按照設定自動執行。開啟「命令字元」,或是按
Win+R 也可,執行以下指令:
cleanmgr /sageset:1
- 參數 1 可改成 0 到 65535 之間的數字
- 執行後會自動跳出選項設定視窗

如上圖,勾選所有你想刪除的暫存檔。
前面提過「資源回收桶」我習慣保留至少 30 天以防誤刪檔案,所以除了「資源回收桶」以外的選項全部勾選。
接著按「確定」即可完成設定。
2. 建立批次檔
開啟記事軟體,貼上以下內容後,存成批次檔,例如檔名 "clean.bat":
@echo off
echo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echo 開始清除 Windows 暫存與系統垃圾...
echo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:: 啟動系統磁碟清理工具
echo 啟動 cleanmgr.exe...
cleanmgr /sagerun:1
echo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echo 清理完成!
echo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pause
- 參數 1 這個數字需要跟前面「磁碟清理選項設定」的數字一樣
- 記住此檔的路徑,之後排程會用到
3. 加入排程
接著打開「工作排程器」,按
Win+R 輸入以下並執行:
taskschd.msc

按以下步驟新增排程:
- 點右側「建立基本工作」
- 名稱:例如「定期清除暫存檔」
- 觸發程序:例如選「每月」,並設定時間
- 動作:選擇「啟動程式」
- 啟動程式:參考上圖,「程式或指令碼」輸入 cmd.exe,「新增引數」輸入 /c "D:\Schedule\clean.bat",請改成你的批次檔路徑
完成後點開這個排程,或是按右鍵 →「內容」開啟這個排程,勾選「以最高權限執行」,這樣就完成了。
之後電腦就會定期在指定時間清理磁碟,想要先看執行效果的話,也可對這個排程按右鍵 →「執行」,就能立即清理磁碟了。
四、搬移資料夾務必注意這些
有些 C 槽的資料夾,佔據不少容量且可能隨著時間越來越龐大,若能夠想辦法搬到其他槽,可大幅減少 C 槽的使用空間。
1. 搬特定系統資料夾
適合搬動的系統資料夾其實不多,主要有這些:
- 桌面 → C:\Users\使用者名稱\Desktop
- 下載的檔案 → C:\Users\使用者名稱\Downloads
- 文件 → C:\Users\使用者名稱\Documents
- 圖片、影片 等等 → Pictures、Videos 路徑邏輯同上
詳細的圖文操作方式可參考這篇「
5招快速釋放c槽空間」→「5.把桌面檔案從c槽轉移到d槽」,其原理為對著資料夾按右鍵 → 內容 → 位置 → 修改路徑,將資料夾搬到其他槽。
但
做這件事有些風險,因為資料夾路徑從 C 槽變成其他槽,如果有些程式或軟體需要用到原本 C 槽的路徑,就會抓不到了。
所以「桌面」、「文件」等要用這個方法搬到其他槽的話,可能導致某些程式無法執行,比較安全的搬移方法是使用接下來介紹的 mklink。
2. Mklink 指令
Windows 內建了搬移資料夾的指令
mklink,可以將原本 C 槽的資料夾路徑指向其他槽,意思就是檔案存放在其他槽,但執行路徑仍在原本的 C 槽。
操作說明可參考以下連結:
3. 搬應用程式資料夾
有些軟體無法選擇安裝磁碟,硬是會安裝在 C 槽,但又體積龐大、或是逐漸越來越肥,這樣的應用程式就適合使用 mklink 搬到其他槽,例如 Chrome、Line 等等,操作流程後面會舉例說明。
建議可以檢查這些系統資料夾,逐一查看裡面的軟體資料夾,如果發現佔用容量太大,就可考慮使用 mklink 搬遷那個資料夾:
- C:\Users\使用者名稱\AppData\Local\軟體資料夾
- C:\Program Files\軟體資料夾
- C:\Program Files (x86)\軟體資料夾
- C:\ProgramData\軟體資料夾
4. 系統資料夾不適合使用 mklink
前面提到軟體資料夾可以使用 mklink 搬遷,也許很多人會聯想到直接搬系統資料夾,例如 "C:\Program Files" 是不是更省事?我也的確搜尋到有些中文網頁教學。
但先說結論,這是 "強烈不建議" 的事,一方面系統資料夾其實不容易搬,會有權限問題而不能移動,或是會有執行中的系統檔案導致無法移動。另一方面就算使用特殊技巧搬了系統資料夾,將來也可能無法正常安裝程式、或是導致程式更新失敗。
我找到這個英文討論串「
How To Change Program Files Location In Windows 10」,國外有網友詢問如何改變 "C:\Program Files" 的位置,也有人說明 mklink 的操作語法,但深入閱讀其他討論內容就會發現,更多人警告別這麼做,一段時間後會爆發更多系統性問題,可以將網頁翻成中文查看。
另外這是知名站長「黑暗執行緒」的心得分享「
Windows C槽空間不足問題」,他也曾為了解決 C 槽空間問題而使用 mklink 搬移了某些系統資料夾,結果後來發生「
Visual Studio 2015安裝卡住問題」,自行 debug 很久才發現是因為之前搬動了系統資料夾,因此寫了這篇血淚心得分享。
總之
如果不想電腦裡有顆不定時炸彈的話,mklink 最好只用於軟體資料夾,以免搬了系統資料夾後不知哪時被炸個遍體鱗傷。
五、如何搬移 Chrome 資料夾
接下來舉例說明 Chrome 如何使用 mklink 搬到其他槽。
1. 關閉程式
首先要搬移的程式不可以在背景執行,以 Chrome 為例,請檢查以下:
- 關閉 Chrome
- 若 Chrome 會在背景執行,請到右下角展開隱藏的圖示,找到 Chrome 並關閉
2. 移動 Chrome 資料夾
Chrome 在使用者資料夾之中,佔用的容量最大,以我為例已經超過 20G。要搬遷的話請在檔案總管找到以下路徑:
C:\Users\使用者名稱\AppData\Local\Google
將這個資料夾「剪下」,貼到其他槽路徑,例如:
D:\使用者名稱\Google
3. 執行 mklink
搬移完畢後,開啟「命令字元」視窗,執行以下命令:
mklink /d "C:\Users\使用者名稱\AppData\Local\Google" "D:\使用者名稱\Google"
完成後就能正常執行 Chrome,且 C 槽容量也大大精簡。
更多 Windows 相關文章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注意事項:
◎ 勾選「通知我」可收到後續回覆的mail!
◎ 請在相關文章留言,與文章無關的主題可至「Blogger 社團」提問。
◎ 請避免使用 Safari 瀏覽器,否則無法登入 Google 帳號留言(只能匿名留言)!
◎ 提問若無法提供足夠的資訊供判斷,可能會被無視。建議先參考這篇「Blogger 提問技巧及注意事項」。
◎ CSS 相關問題非免費諮詢,建議使用「Chrome 開發人員工具」尋找答案。
◎ 手機版相關問題請參考「Blogger 行動版範本的特質」→「三、行動版範本不一定能執行網頁版工具」;或參考「Blogger 行動版範本修改技巧 」,或本站 Blogger 行動版標籤相關文章。
◎ 非官方範本問題、或貴站為商業網站,請參考「Blogger 免費諮詢 + 付費諮詢」
◎ 若是使用官方 RWD 範本,請參考「Blogger 推出全新自適應 RWD 官方範本及佈景主題」→ 不建議對範本進行修改!
◎ 若留言要輸入語法,"<"、">"這兩個符號請用其他符號代替,否則語法會消失!
◎ 為了過濾垃圾留言,所有留言不會即時發佈,請稍待片刻。
◎ 本站「已關閉自刪留言功能」。